摘要:游览过太多的江南古镇了,以至于在三五老友的聊天中,要我说出去这些古镇的名称的话,基本上都会略显尴尬,或许是因为印象中的水乡古镇都长得一个样吧。然而,唯一能让我脱口而出的,一定就是嘉善西塘了!
游览过太多的江南古镇了,以至于在三五老友的聊天中,要我说出去这些古镇的名称的话,基本上都会略显尴尬,或许是因为印象中的水乡古镇都长得一个样吧。然而,唯一能让我脱口而出的,一定就是嘉善西塘了!
这个地方,你无法想象是一片风景区,而更像是你自孩童时就一直生活的地方。这种情景,就好像是当你穿过一条狭窄的弄堂,就会听见远处院落里奶奶喊你回家吃饭的感觉。
或许就是因为,西塘能够勾出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童年老家的一种相思之情,才让那么多的游客留下回忆,也让我牢牢地将她的名字印在心上吧!
【西塘夜色】
沉迷在西塘的美景之中,夕阳西下的时候,西塘的水乡景色才真正地开始有了韵味。夜幕落下,华灯初上,街上灯红酒绿与头顶的璀璨星空像是分隔了现实和梦境,看得久了,甚至有一种时光倒流的穿越之感。
西塘古镇的这种隐世之感,让多少名师大家慕名而来,又让多少游人心驰神往,这座充满了生活气息却又流传着千年韵味的水墨江南小镇,甚至不是乌镇等名胜之地所能企及的。
身处其中的我,不禁感叹先人的睿智才华与艺术灵光,这座古香古色的江南水乡就如同一件巨大的古代艺术品,是历代艺术家们智慧的结晶!
站在这座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前,我很想知道如何用我所擅长的木雕,用我锋利的刻刀去表现她的这种柔美,表现这种旷古的秀美之景?或许,这也是这次游历所带给我的一个课题。
【道别离】
走不完的青石板桥,数不完的摇橹船,看不完的水乡美景,大美西塘,淳朴而又清新。这次的旅行,让我的思绪放慢了下来,也让我知道有些美好需要细细品味。
说不舍不如道珍重,离开西塘,就像是与故人重逢后的别离,没有老酒让我醉,只有无数次的回头让我相信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她!
延伸阅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游历西塘期间,精心创作了木雕印象西塘系列——春意、竹韵,将江南水乡的轻柔与温婉,以写实与写意结合,将小桥流水的欢畅,湿雨的山水画与人文情愫相结合,尽展千年古镇西塘之风韵。
以下我们就来欣赏木雕作品《春意》:烟雨西塘,是温婉江南的典型代表。杨枊、白墙青瓦、流水、乌篷船,这些最“江南”的元素,在黄小明大师的刻刀下,呈现出一幅立体的诗画。
写意与具象,中式审美的两重意味主次分明实现了铺阵。让袅袅蔓延的柳树,与高耸的白墙青瓦占据画面重心,曲与直、柔顺与刚硬、曼妙与挺拔,两种相对的美感有序而互不打扰。墙间稍稍一缀的小轩窗,角落停驻的乌篷船、盛放的小花,远处隐现的水岸人家,悠悠然就把江南的春意与杨柳白墙完美地融合起来。
最后我们来欣赏《竹韵》这件作品: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以神恣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
这幅《竹韵》创作的取材是西塘的竹群掩映下的小桥流水与栉次鳞比的江南民居。古来艺术家文人表现竹,都是以竹的挺拔与秀丽为主要形式。这次的创作,黄小明大师将竹作为前景,而后则是大片的江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