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日报2017-06-14]从“母猪”到“熊猫” 非遗如何永葆活力

发布日期:2017-06-14 09:55:13        信息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19913
摘要:当下,东阳市不少非遗项目面临着市场化、产业化的“瓶颈”,许多非遗项目拥有“熊猫”的品质,却只有“母猪”的身价。如何让非遗回归并融入当下生活,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6月9日上午,由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活力非遗·首届非遗传承人论坛”上,高校学者、业界专家、非遗传承人一起围绕保护非遗的原真性、增强非遗的生命力,真情告白,热烈互动。

生产规模作坊化、非遗产品草根化、产品销售赶集化。

当下,东阳市不少非遗项目面临着市场化、产业化的“瓶颈”,许多非遗项目拥有“熊猫”的品质,却只有“母猪”的身价。如何让非遗回归并融入当下生活,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6月9日上午,由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活力非遗·首届非遗传承人论坛”上,高校学者、业界专家、非遗传承人一起围绕保护非遗的原真性、增强非遗的生命力,真情告白,热烈互动。

论坛举办的次日即6月10日,系全国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2017年的遗产日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在东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吴海刚看来,这一主题正是文化部所倡导的“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的体现,而践行这一理念,就必须让非遗回归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大众生活中发挥并实现自身的价值。


传统民居样板房里的情怀

粉壁黛瓦马头墙,镂空牛腿浮雕廊。

走进论坛会场——中国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非遗工作站实训场,一座东阳传统民居的“样板房”吸引了众人视线。这是卢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吕雄心的作品。为了加快中国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非遗工作站落地东阳,吕雄心投资数百万元,建造了这处实训基地,专门用于高校师生与民间工匠的培训。

国家级工作站的设置竞争激烈,中国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非遗工作站能够花落东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年东阳非遗工作卓有成效,还因为东阳传统营造技艺独特,在全国具有非同凡响的典型意义。

“东阳传统营造技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兼容性极强,与香山帮、岭南帮并驾齐驱。只要掌握了东阳传统营造技艺,全国各地的营造技艺都能一通百通。文化部认识到东阳传统营造的独特性,让工作站落地东阳,并委托中央美院负责指导,这是对东阳传统营造技艺最大的认可。”吕雄心告诉大家,传统营造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东阳多个非遗项目的融合体。从技艺角度来说,它涵盖了木作、泥水、木雕、砖雕、石雕、堆塑、漆艺、瓦作等等;从生活角度来说,它承载了包括生活、生产方式与民俗风情在内的诸多非遗文化。“所以,重视保护与传承东阳传统营造技艺,就是保护东阳丰富多彩的非遗母体与生活实践。”

“2015年,吕雄心结束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后,就投入工作站的创建。”吴海刚说,为了更好地展示卢宅营造技艺,吕雄心设计了多套作品参展,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东阳传统营造技艺在全国的影响力,“这份情怀和担当弥足珍贵,值得每个非遗传承人学习。”


非遗保护要与生活变化合拍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线条上,重新审视社会的发展脉络,审视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在代表性传承人主题发言环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东阳木雕省级非遗传承人黄小明指出,非遗保护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合拍。因为非遗文化根本上与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人们的审美情趣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传承者应该在非遗产品里融入更加契合现代人审美的创新理念。

这一见解,与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东阳竹编金华市级非遗传承人何红兵不谋而合。他认为,当下东阳竹编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鼎盛期的光景不可同日而语,在于创作未能跟上时代发展,产品未能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很多人对竹编的印象还停留在传统的菜篮子上,而在见过我们的产品后,连呼说没想到竹编也可以这么精致美丽。”对于竹编的未来,何红兵表示乐观,早在2002年,他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何福礼创办的东阳市东风竹编工艺厂,就有年产50万只炭化竹编包的技改项目;现在竹编更被大量应用于禅意生活,与茶道、香道等结合紧密。

“传统的京剧已开始演绎抗日时期英雄的故事,故宫的宫廷文化已被植入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这些都是我们在传承非遗过程中的创新与创意。我的东阳木雕艺术也正是循着这一思路去传承与发展。”黄小明娓娓而谈的实践,与何红兵的探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通过与中央美院合作设立教学实践基地,在向学子传授竹编技艺的同时,借鉴他们的现代创意;同时从我自己收藏的传统竹编和木雕中汲取养分,探索恢复已经失传的技法,创新竹木结合工艺。”据悉,何红兵还准备和高校合作,研发竹编3D打印技术。

东阳核雕传承人刘向前认为,非遗项目所在的行业必须随着时代一起进步,随着生活习惯改变,非遗产品结构也须作相应调整,增加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功能。他举例说明:一位立陶宛年轻刺绣艺术家,把大众化的十字绣嫁接到金属器皿、台灯餐具等上,让寻常的传统工艺衍生出新产品。还有考古界工具“洛阳铲”通过文化创意植入,成了礼品。“所以,找准消费脉搏,研发新型产品,合理产品定价,对非遗保护而言非常重要。”

3位非遗传承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项目推介与品牌推广的重要性。黄小明认为,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服务非遗保护与传承,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何红兵正在发起申办中国竹文化节,整合东阳竹编传承人的资源,扩大东阳竹编知名度;同时通过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高校合作,经常性去高校讲课,激发青年学子的传承热情。“没有市场,一切非遗传承都无从谈起。”一向低调的刘向前,其创立的“小火炉”品牌在国内古玩界已有一定知名度,他认为在改善产品结构的同时,每个传承人都要摆脱“手艺人”局限,抱团发展,形成行业竞争力,“重要的是能否在你的引导下,让更多人从事非遗,做出一流的非遗产品,树立对艺术的信仰和虔诚!”


非遗保护不应沦为“临终关怀”

非遗保护该如何处理“创新”与“守旧”的关系,永葆活力?围绕这个话题,浙江创意设计协会秘书长李佳、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昕、横店影视学院旅游创意学院院长徐铭、东阳籍古建规划设计专家赵一豪等专家学者围绕议题,与东阳木雕传承人黄小明、东阳锡艺传承人卢晓侃交流互动,见仁见智。

李佳认为,绝大多数非遗传承人属于市场经济的“弱势群体”,除了拥有技艺,在设计创意、市场营销、资金募集等方面都先天不足,“没资金,经济结构弱;没品牌,销售体系弱;没创意,设计能力弱”。他特意提到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举办了很多活动,不少传承人对此很感兴趣,但“现场热闹完了却没动静”。为此,他建议传承人要先梳理体系,善于借力,改善管理,依靠专业设计力量形成设计产业链,引进风投让非遗产品实现“物化担保”;通过整合传承人的技艺和生产,结合专业的设计与营销,推动非遗产品走向市场获得收益。

作为东阳木雕艺术的拥趸,王昕以视觉艺术为研究方向。他向传承人们建言: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可以向着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方向发展,提高实用功能;借助文创造物,在创新创意驱动下生产出具有当代生活适用性的系列产品;注重做好非遗产品的品牌宣传;探索艺术衍生,用不同于原技艺的新手法、新形式,展现新的艺术形态。“所有的非遗项目都有其先进性与局限性,只是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未能找到它的地位,与市场需求脱节了。”他疾呼,“如果传承人不主动改革创新、跨界融合,那么所谓的保护就会沦为临终关怀。”

“只有弱者才是被保护的,所有非遗项目都必须改变思维,才能真正立足与发展。”赵一豪戏称,“熊猫”在被保护中虽然得以存活,但这是以丧失部分功能作为代价,非遗保护工作要把“熊猫”与“母猪”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有“母猪”的高适应性,又要有“熊猫”的高贵品质,做到创新生产,跨界融合,线上线下互动,聚力开发非遗新产品。他尤其强调在做好上游设计工作的同时,做好品牌尤其是个人品牌:“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是品牌。”

根据我市非遗积极融入横店影视的实践,徐铭提出旅游可以把非遗产品扩散到更大的范围,要做好旅游经济学,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做好产业化,通过文创设计、景区合作、演出展示等,提升影响力。他提出,明年横店影视学院将开设以非遗传承和活化为核心的专业课程,积极研究非遗项目的产业化,争取让东阳非遗与影视旅游的结合走在全国前列。

非遗既要“守旧”即守住它的原真性,但同时要创新外在形式、创新营销方式、创新传统因素与现代品牌的结合,用传统文化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功用。围绕非遗传承和创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马景斌提出,所有传承人都要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东阳百工的实用性是主体,艺术性是客体。在提升非遗产品品质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渠道,传统工艺只有与市场需求结合,才能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喜爱,最终去践行心手传承。


转自2017年6月14日东阳日报 http://dyrb.zjol.com.cn/html/2017-06/14/content_890315.htm

本文的关键字标签: 非遗   卢宅   东阳木雕   个木园   黄小明   
  • 返回
相关文章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黄小明木雕
联系电话

0579-86766666

0579-86126666

  • 新东阳木雕微信公众号

    新东阳木雕

  • 新东阳木雕微信公众号

    黄小明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