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黄小明:木雕大师的咫尺匠心

发布日期:2018-07-12 15:14:26        信息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0329
摘要:上合青岛峰会主会场泰山厅,环绕大厅四周的墙面,分布24幅中国山水主题木雕画屏。 “泰山厅设计概念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强调礼仪性和仪式感。这给了我启发,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突破口。”木雕创作者黄小明表示,从儒家文化的起源,到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从四书五经到经典诗词,他扎进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触摸到传统文脉的律动。


上合青岛峰会主会场泰山厅,环绕大厅四周的墙面,分布24幅中国山水主题木雕画屏。 “泰山厅设计概念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强调礼仪性和仪式感。这给了我启发,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突破口。”木雕创作者黄小明表示,从儒家文化的起源,到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从四书五经到经典诗词,他扎进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触摸到传统文脉的律动。



黄小明的父亲黄树银,今年97岁,是东阳年龄最长的竹编手艺人。黄小明走上匠作之路,由他的父亲一手引领。


□ 本报记者 卞文超 实习生 郑唯一

      7月1日起,升级后的青岛奥帆基地国际会议中心面向公众开放。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留给这个城市的,绝不仅是一个灿烂的背影。海滨的夏日,才刚刚敞开怀抱。

      走进泰山厅,置身大气开阔的空间,仿佛重返元首会议的新闻现场。37幅手工木雕作品,以无声的语言,铺陈出会场端庄大气的底色。徜徉于木香之间,细赏画面之大开大合,精微造妙,这些跨越千里而来的木雕,成为留存于会场的艺术亮点。

      远在浙江东阳,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推门而入,建筑格局为东阳十三间,古法新造,非比寻常的是手工木雕,精工细作,琳琅满目。书桌上摊开着一幅扇面,信手而画的水墨竹枝,一半未完。

      黄小明把这栋民居命名为个木园,这是他一手打造的工艺殿堂。上合青岛峰会37幅木雕作品的构思,正来自于这里。在个木园,他沉浸在木雕的世界中。

      一头长发,线条分明,长期工于设计稿和手工刀,黄小明的眼神专注中有锐气。聊起天来兴之所至,他拿起案头一只竹编的小畚箕,细细讲解匠人丝丝缕缕的用心。那是他的老父亲黄树银93岁时的作品。

咫尺匠心难。在这个工匠世家,传承不在书本,不靠耳提面命,而是来自一件件竹编和木雕的拿起之后又放下、端详之后又返工,无数次重复形成的物我合一、心手相应。


      海岱彰气度 问技于传统

      3月份的东阳已春深。到访黄小明的新东阳木雕工作室时,他为上合峰会创作的木雕正在分批装车,准备发往青岛。4月份,第一批木雕安装完成,5月初全部准备就绪,静待6月盛会花开。2018年的上半年,青岛是新东阳木雕工作室的圆心,黄小明的时间表绕着这个圆心不舍昼夜地旋转。

      早在今年的正月初二,黄小明就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完善创作方案。正月初八,青岛市相关负责人实地考察,他拿出筹谋了两个月的构思——不是效果图,而是1:1的木雕作品稿。细节处见真诚。他构思了三组主题作品,每组主题又各出三套不同方案,供考察团优中选优。

今天,主会场的37幅木雕清晰地分成三组。会场正前方,《锦绣河山》大挂屏宽12米高5.15米构成主背景,大国气势扑面而来。

峰峦叠嶂、苍松巨石、烟云苍茫,雄浑的山河景观肃穆与奇秀交织。崇山峻岭之中,长城犹如一条巨龙,绵延万里,横卧于山峦之上。百川到海,画面的右侧山海相连,海水拍打着崖壁,来往船只穿梭,千帆竞发。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上合精神”,主席国的雍容风度挥洒此间。

这幅主题木雕作品厚度达40厘米,用东阳木雕独有的叠雕技法制作,整幅作品层次丰富,根据青岛的气候特征,经过严格的烘干技术,以求不开裂不变形。

黄小明是国家级非遗“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他主持创作的东阳木雕继2016年G20杭州峰会之后,第二次登上国际舞台。当面对重大题材创作时,能够以俯瞰山河的目光从大处驾驭,也能以心细如发的细腻从小处着笔,那份笃定来自于他身后的百工之乡东阳。


“东阳木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800年前。这里的文脉生于唐宋,发于明清。”黄小明说。

据东阳县康熙志《工》记载,自唐开始,东阳木雕逐步应用于雕版印刷。北宋南寺塔出土的木雕佛像,是迄今为止发现存世最早的东阳木雕。到南宋时期,金华(婺州)成为全国四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操刀者,大多为东阳木雕高手。

明代东阳“小木”分化成细木和雕花。从雕版印刷,到制作家具、佛像等用品,再到融于建筑本身,东阳木雕在清代进入全盛时期。

“看东阳木雕,要去建筑中看。”黄小明说。以前,东家造房子请木工,要请“大木”和“细木”两个师傅,各自带着徒弟来造。大木的祖师爷是鲁班,负责搭建房子的大框架。细木就是雕刻工,在牛腿、屏风、门窗、花板上见功夫。

欣赏一栋东阳民居,正厅的牛腿雕刻件,能最直接显示工匠的工艺,也隐含着主人财富的象征。民居雕刻件的多少和好坏,由东家的银两来决定,搭完框架剩的银两越多,雕刻件做工越复杂。东阳木雕从建筑构件,延伸到装饰、家具和艺术,技法由简入繁,越来越向精雕细刻的方向发展。清嘉庆、道光年间,数百名东阳木雕翘楚应征到京城从事皇宫雕饰,东阳木雕已享誉全国。

2005年5月,黄小明来到故宫。如同过去东阳的能工巧匠一样,他的双手带着使命。这一次,是复制皇极殿乾隆皇帝蟠龙宝座、金漆雕龙围屏和地台。

“乾隆宝座是东阳木雕在故宫复制的最大的一件文物。这个作品对我意义非凡。”黄小明感触很深地回忆了这段往事。

200多年前,东阳木雕顶尖高手,花了三年时间,制作出乾隆宝座文物,原件现存于沈阳故宫。北京故宫博物院为迎接80周年院庆,开放皇极殿,需按原样复原陈设,但原件受保存状态所限,已无法运回。黄小明三次跑去沈阳接触实物,经过仔细拍照、测量、观摩、记录,他才发现自己接下这个任务是“无知者无畏”——龙椅上的每条龙姿态各异,造型不一,而且龙腾空盘旋,支撑点很少。

过去工匠的手艺,无资料记载可循,全在口传心授。返回北京空荡荡的皇极殿,黄小明揣摩传统,大胆创新,在名贵的金丝楠木上动刀模拟。龙椅的复制,至少有看得见的工艺可考,地台的原貌重现更是困难重重。

“回溯传统的路,有时要比所谓的现代创作更难。创作可以天马行空,复原传统却需要严谨的考证还原。”黄小明说。这是他与东阳木雕前贤的一场对晤。故宫太和殿的龙椅没有动过,他搬着梯子爬上背后大屏风,又钻到地台底下,眼前所见让他震惊难忘。

宝座只是冰山显露的一角。地台下潜空间很大,隐藏着一个带有横梁的完整木结构,5米高的屏风地下有1米5的腿,看不见的腿和地台连为一体,形成“台风都刮不倒”的力学支撑。

前人的木工构架完美,木雕技艺精湛,油漆工艺浑然天成。黄小明量遍故宫金銮殿,和皇家工艺亲密接触,机会实属难得,这让他更加珍重传统。为了确定地台的尺寸,“蛛丝马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地台过去由金砖砌成,几百年过去,边缘在地砖留下了痕迹。而高度的参照物,最终靠着地库里一把破旧梯子找到了恰切的答案——那是一把特制的梯子,专门用来打扫宝座屏风顶端的灰尘。梯子高度减去屏风的高度,所得即是地台的高度无疑。

经过这一场“侦破”,金漆蟠龙宝座的复制更耐人寻味、激荡人心。黄小明严格遵循传统营造法则,通过绘图、选材、雕刻、大漆、贴金、罩漆等十道繁杂的工序,历时两年,终于重现了“康乾盛世”时期中国宫殿宝座的风采。

山水试功力 方寸见初心

回到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泰山厅,环绕大厅四周的墙面,分布24幅中国山水主题木雕画屏。“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每幅木雕的题跋,对应着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场合讲话中曾引用的经典诗词名句。这组山水画屏是东阳木雕会场装饰的第二大主题。

“泰山厅设计概念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强调礼仪性和仪式感。这给了我启发,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突破口。”黄小明对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赞不绝口,他曾试图从孔子圣迹图着手破题,设计方案自己不断推翻、完善、改进。

王绩《野望》诗云: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中国传统山水画乍一看,山山皆不同;仔细揣摩,山形植被却又大同而小异。24幅山水画屏,如何气韵贯通,又各有符合语言情景的表达,这对任何一位国学功底深厚的画家都不轻松。

从儒家文化的起源,到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从四书五经到经典诗词,黄小明扎进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收获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素材。缘木问道,他探索出三大创作路径:一是以三山五岳为观照,实景写生;二是以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为范本,借鉴创作;三是以各地名山大川为参照,兼收并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这组山水画屏中,五岳之首泰山位列其中,结合山东的自然人文景观,融入传统文化意蕴,表达儒家思想的精神和历史人文的深邃。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荀子·劝学篇》的名句。黄小明联想到的画面是西岳华山。“自古华山一条道,其道险且堵,符合积跬步以成千里的情境,因此我就用华山体现这句名言。”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代郑板桥的名句,黄小明用宋画开启灵感——架于山涧上的一座板桥、古道旁的几橼茅舍,含蓄传递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

中华美学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木雕创作,让黄小明更深层次地触摸到传统文脉的律动,经受了一次家国情怀的洗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阳为什么成为百工之乡,离不开这里特有的山山水水。”黄小明说,“东阳七山二水一分田,丘陵地貌山多地少,这么小的一块地方养不活这么多人。历史上东阳人就要学手艺,学了手艺走出去,养活一家人,学成师傅带徒弟,养活一群人。”

初到东阳,满目葱茏秀美的江南风光。从传世民居卢宅门内望出去,笔架山正对眼前;弯弯一条东阳江,玉带般将城市裁成南北两方。今天木雕业、家具业、建筑业等支撑着这里的经济,向历史深处叩问东阳百工的发源,是一方人为求生存而奔波的艰难奋斗史。

黄小明的父亲黄树银,今年97岁,是东阳年龄最长的竹编手艺人。黄小明走上匠作之路,由他的父亲一手引领。而做父亲的初衷,是让他不要再受竹编匠所受的苦。

“在我父亲那个年代,竹编匠都是蹲着做活,练的是‘蹲功’。木雕匠至少是坐在板凳上干活,轻快了很多!”黄小明16岁那年,父亲拍着他的肩膀,为他找了位好师傅,专攻木雕。如今,他有意从老父亲口中整理东阳匠人的口述史和家族史。

时光倒回1932年,元宵节过后,黄树银告别他的爹娘,带上几件换洗衣物,打个小包袱跟着师傅出门了。那年,他才10岁多,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离村最近的千祥镇。临行前,他的母亲给他包袱里塞进一包“茶叶米”,嘱咐他路上水土不服,就用“茶叶米”泡茶喝。

“出门侬”是浙江东阳方言,在村里是个光荣的称号。黄树银回忆:“我小时候快到过年时,村里在外面做手艺的人都要回家来。”他们常夸耀自己在外面有白米饭,还有肉配饭,说得村里的小孩子很是“眼孔热”(羡慕)。这些“出门侬”见到小孩子,都要分几块纸包糖,称作“回乡货”;见到长辈们还要敬支纸烟,称为“出门烟”。村里人称赞他们是“脚踏四方路,口食托盆饭”,跑过码头,见过世面。他们那种风光的样子,很受人敬重。

出于这个原因,父母把黄树银送上出门路。东阳人喜欢鼓励后生出门赚钱,说“在家是条虫,出门是条龙”,认为后生成年后呆在家里种田,是很没出息的事,还把种田侬称为“田乌龟”。所以,黄树银小时候就想:长大了一定要做个“出门侬”,到外面食白米饭赚大钱,免得在家吃不饱穿不暖。

黄树银读过初小,年纪小小就明白事理。春节时,他被带到师傅家,认过师傅,拜过年,从此就入了师门。师傅在兰溪做工,黄树银就需要跟他到兰溪去学手艺。
那年代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我和师傅从隔塘出发,过千祥到黄田畈,再到义乌佛堂,翻过太阳岭,一路翻山越岭都靠走路,走的都是古道。这也是我出生以来第一次走那么远路。”10岁多的小学童,哪知道是要走多远的路,一双脚走得很疼,肿了都不敢哭。一路咬着牙忍着痛,紧跟师傅埋头赶路。本来,从佛堂到兰溪可以坐船,但师傅舍不得掏船钱,小学童只好埋头跟着师傅走。

这一走就是180里路。一路上,师傅告诉他: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艺先学礼,礼多不吃亏;小心做工,大胆学艺……四天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兰溪县城师傅所在的房东家里。从此,黄树银开始入门学做篾,百工之乡东阳走出了一个新的学徒。

随时有物华 到处皆诗境

竹编的手艺黄树银一做竟是80余载。今年黄树银97岁,父子双双在杭州举办竹木工艺展览,传为浙江工艺届的美谈。

黄小明拿起案头的一只袖珍畚箕,放到记者手中。那是他的父亲93岁时的作品。年近期颐,黄树银由儿子们轮流照顾,早已不需要为谋生去做竹编,但他一刻都不愿意停下来。拾掇园子,种植菜蔬,时不时在个木园的院子里做竹编。手艺,已经是他的生活方式。

“父亲93岁那年,有一次聊天时说要做个小畚箕给我。做好后,他详细地给我讲解做畚箕的技术要求和难点应该从哪里起头,起多大比例,取多长的篾合适,前口宽多少,后尾收多少,高度多少,外戗的长度是畚箕底部的周长,耳朵戗应该几度斜角好看……”黄小明根据父亲的叙述,画了几张畚箕平、立、剖面图以及前、后、背等不同角度和位置的图,并将这些具有史料价值的数据,在每张图上相应位置标注。

这次与父亲的对话,让他对父亲更肃然起敬。一位93岁高龄的老者,对自己从事的手艺相关数据记得如此清晰,这是把对工艺的执着融入到血液里了。他为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黄小明刚开始学习木雕那会儿,经常在晚上练习新的雕刻技法,他的父亲在一旁做竹编。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年轻人难免心生疲倦,但看到父亲平静如水地做着竹编,篾刀与双手的配合简直天衣无缝,顿时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鞭策,疲倦也消失无踪。

黄小明感叹于父亲手中交出的作品,总是清爽宜人,有种治愈的力量。有一件小事让他难忘。

父亲80岁那年,偶然见到黄小明请别人编织的一张半成品竹片。这张竹片呈矩形,宽40厘米,长60厘米,卷起后加上底片和夹口,就是一只筒。

这张竹编花片被黄小明“嫌弃”,因为它色彩搭配不协调。东阳竹编有“红配绿,花簇簇;青向紫,不如死;粉笼黄,胜增尧;白比黑,分明极”的配色口诀。这张花片虽不是“青向紫”,而是用了“白向紫”,但看着很是别扭。

这张被儿子丢到一边的半成品竹编花片,80岁的老父捡起来,默默编织起来。半天时间后,他把成品拿出来。黄小明发现:父亲所配的色彩还是“白配紫”,但清爽怡人;而且编织的纹路笔直清晰,非常平整。

黄小明奇怪地问父亲,同样配色为何“判若两人”?父亲笑着说,前半幅花片之所以编不好,是因为工人在干活时小动作太多。比如,时不时就把手指头放在嘴里吮一下,或者把篾丝咬在嘴里,干活时手不太干净,把脏东西都编了进去,所以“白配紫”变成了“灰配紫”。

“父亲对待竹编手艺,怀着非常虔诚的心态。他干活时从来不做小动作,双手和篾丝以及工具都保持得非常干净,也因此他做出来的产品总是清清爽爽。”干净做事,洁身自好,这不仅是项工作技能,还是一种人生态度。黄树银没有大师的称号,手艺人的匠心却滋养着他的生命。

心心专一艺,事事在一工。黄小明认为,一辈子做一件事,才是匠心传承。

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的木雕作品中,第三组是12幅牡丹条屏。牡丹是中国的“国花”,也是常见的装饰题材。黄小明匠心独运,以菏泽六种珍贵的牡丹为画面主体,两幅条屏合成一个牡丹画面,整体气韵生动。雍容华贵的牡丹,硕大的花冠一团团,一簇簇,热烈奔放而又深沉内敛,两幅合一的设计,更显大气端庄,为会场带来清新之风。

匠心深处是诗境。黄小明在东阳营造个木园,名字发心于“在竹林之间造了一栋木头房子”,那是一家人工作和生活的空间。

在家的日子,黄小明喜欢和老父亲一起坐在院子里聊天。那晚,黄树银和黄小明约好,第二天要编一幅36角的福字给他。编个正写的“福”字并非难事,难的是外面一圈一圈的边框,要融入铜钱纹、八结纹、回字纹等,共36个直角。

第二天一大早,老人兴致很高地开始编织了,到傍晚时分已经编了九成。他突然停下来,准备重新起头编织。黄小明诧异地追问原因,父亲淡淡地说:“我编错了一根篾。我要重新起头,重新做一幅给你。我不信我编不好!”说罢,他随手将辛苦一天的编织作品扔进垃圾桶里。

黄小明内心十分震动。36角的福字由年富力强的竹编艺人制作,都要事先计算好,花费很大的心力。父亲却在接近完工时,因一根篾的差错,信手丢弃重来。

黄小明偷偷捡回父亲扔掉的“废品”,用于警示自己,教育子女。

第二天傍晚,父亲将一幅完整的36角“福”字竹编交到儿子手上,云淡风轻。那一刻,黄小明几欲落泪。他心里萌生出一个想法:要好好记录父亲执着于手艺的家风。这种源于“朴实认真诚为本,酬劳高低勿计较”的老式做派,不正是时代呼唤的“工匠精神”吗?

本文的关键字标签: 黄小明木雕   东阳木雕   黄小明大师   黄树银竹编   
  • 返回
相关文章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黄小明木雕
联系电话

0579-86766666

0579-86126666

  • 新东阳木雕微信公众号

    新东阳木雕

  • 新东阳木雕微信公众号

    黄小明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