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东阳 贵于传承 | 黄小明大师出席东阳城市匠心精神高峰论坛

发布日期:2021-09-26 15:46:56        信息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3037
摘要:东阳的城市精神和“匠”字息息相关。无论是精雕细琢的东阳木雕,还是巧夺天工的匠筑营造,抑或是书香氤氲的人文墨韵,这些多元的城市文化,在发展与演进中,凝结出以“匠心”为核心的东阳精神,激荡出“三乡”的独特风华。
东阳的城市精神和“匠”字息息相关。无论是精雕细琢的东阳木雕,还是巧夺天工的匠筑营造,抑或是书香氤氲的人文墨韵,这些多元的城市文化,在发展与演进中,凝结出以“匠心”为核心的东阳精神,激荡出“三乡”的独特风华。

9月23日,以“匠心东阳 贵于传承”为主题的东阳城市匠心精神高峰论坛在中国木雕博物馆举行。

本次论坛由金华日报社东阳分社主办,中国木雕博物馆承办,金地建杭·未来领峰冠名,来自东阳工艺美术、教育、建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论道东阳城市文化,共鉴匠心精神。
PART1 | 壹论道匠心
得益于匠心的润养,东阳这座城市始终名人辈出,绵延千年。从“十百千万”的人才盛况,享誉世界的国家级工艺大师,到全国三大建筑行帮之一的“东阳帮”,“三乡”的城市精神无声地塑造者东阳人的门第品格,持续为城市的旺盛生长提供养分。也正是有这样一个个、一群群、一代代人的孜孜以求、接续奋斗,铸就了东阳“三乡”之美誉,凝结出专心、专注、专业的匠心精神。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冯文土今年78岁,从事木雕创作63年,他始终怀揣着一开始的那份初心和感动。“一件优秀的东阳木雕作品是感人的。”在冯文土看来,当前的木雕通常千篇一律,忽视了独特的“灵魂”,因而打动不了人,他建议高校开设的木雕班不能只注重技艺的培训,更要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

“在新时代之下,文艺的传承模式、发展方式,都面临着加快转变的境遇。”作为冯文土的徒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小明深感传统文化艺术在传承上的艰难。在互联网的赋能之下,黄小明曾发起“互联网全球招徒”活动,打破地域的限制,招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1名徒弟,为东阳木雕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

“传统技艺文化的传承要活化,要让更多人参与。”非遗项目锡艺传承人卢晓侃说,要让非遗项目走进学校,开设专业课程,让更多学生参与。

对此,广厦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张伟孝非常认同,广厦大学不仅开设了东阳木雕专业,开设东阳木雕技术课程,并邀请优秀人才开设工匠精神讲座,用学科设置和榜样引领来传承工匠精神。

此外,东阳二中校长卢跃龙,东阳顺风高中校长孙黎明、东阳市建筑设计院原副院长斯永平、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高级人才吴永旦、金地集团东南区域助理总经理赵伟等分别从各自的领域,对匠心的传承与发展阐述了各自的见解。

PART2 | 贰对话东阳“匠心东阳,贵于传承”论坛发言摘要

冯文土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63年坚持一份初心我今年78岁,15岁接触东阳木雕,对东阳木雕有着很深的感情。从事木雕创作雕刻63年,我始终怀揣着一开始的那份初心和感动。

1958年,我有幸考入东阳木雕厂办技校,开始东阳木雕技艺的学习。在学校学习和日后工作中,我了解到,东阳木雕作为中国四大木雕之一,在应用范围和影响力上都是独树一帜的。东阳木雕制作的红木家具不仅能展现高超的技艺,它还是有文化、有内容、有故事的。

我觉得当前东阳木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传承。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木雕,或抱着速成的态度学习。高校开设的木雕班不能只注重技艺的培训,更要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育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

一件木雕作品从构思到设计、雕刻、打磨是一个系统,现在的工艺制造太讲求分工,作品通常千篇一律,忽视了独特的“灵魂”,因而不能打动人。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我觉得东阳木雕匠人更应沉下心,勤奋打磨木雕作品,高校要因材施教、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木雕人才。全社会要营造氛围,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参与东阳木雕,如此东阳木雕才能“青春永驻”。


黄小明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创新无限,创意无限今天的主题关于匠心、传承。我眼中的匠心精神是“贵在坚持,精益求精”。如何守住一个行业的高度——永葆初心,才能成就艺术。
小时候,父亲领我进艺术大门,师父授我技艺。1980年工作至今,一学40多年。“一日为师,终与为父”的理念根植于我心中。当代年轻人对传承的概念模糊,大约和他们对师徒概念的模糊相关。
我16岁学艺,父亲从小教育我,勤奋必不可少,兴趣也很重要。听他的要求,我白天干活,晚上学画。他说,只有懂得设计,才能成为师父那样的艺术家。一段时间后,我就从被安排转为了主动做。后来,我常对学生说,如何学好一门手艺,就是要从“叫你学”变为“我要学”。
在这个行业里坚持了一辈子,择一技终一生。我们还有更多的责任在于传承、培养好下一代。东阳木雕为什么能有如今的江湖地位?正是因为一代代的坚守和传承。而传承和创新相辅相成。只有传承没有创新,是不流之水;只有创新没有传承,是无根之木。
2016年,我尝试在招徒上创新。当时,我联合国内多个领域的大师,在全球发帖招徒,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收徒20多名。新模式在打破地域局限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化素质的门槛,为老手艺找到了一批真正喜欢传统文化的人,算是传承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所以说,创意无限,创新无限,让我们不要止步不前。


赵伟
金地集团东南区域助理总经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站在金地的角度,我理解的匠心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企业的匠心有两个层面,一是坚持。

金地在房地产界就是这样一个存在。1988年始创于深圳,通过33年沉淀,我们在产品和服务上有了很多总结和思考。现在的房地产其实是一个快周转行业,金地却33年始终处于行业的前十,稳步前行。同时,我们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全绿杠”的房企。这些正是因为公司坚持做好产品和好服务地结果。

企业的匠心,除了坚持之外,也会涉及到人的匠心,即用工匠精神,去造好的房子,提供好的服务。

作为全国十强的房企,金地有10条产品线,每条产品线上都有严格的标准。比如住宅工艺、产品设计等,我们都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标准。当然,对于服务我们也非常注重。金地有全国三甲的物业品牌,有自己的防修服务,针对业主也有更多附加服务。只有把产品跟服务都做好,业主们住在小区,才得到了产品的后续价值。

企业的匠心,其实是长久的坚持去形成系统化的管理以及领先性的追求。2012年,金地来到金华。我们在东阳的第一个项目是位于江北板块的未来领峰。我们非常关注城市发展,有发展,城市才有未来。我们希望,未来我们能用金地的匠心,满足东阳人民的多元需求。


卢晓侃
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杰出创意设计师、非遗项目锡艺传承人
创新才是传统文化本来的面目任何一门工艺都需要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去“升华”,做到表里如一。我信奉“1万小时理论”:只要你在一个领域默默坚持,做很长一段时间,你就会触及到前人未曾触及到的领域,一旦你能越过瓶颈,就会在带领这个行业往前走一大步。


创新,其实是是传统文化本来的面目。现在我所制作的茶壶、酒壶、蜡烛台都源于匠人最初的创新。传统手工艺应该是活态的,不应该只存留于冷冰冰的博物馆橱窗中。打锡这门传统手工艺要融入当下的生活美学,走进人们的茶室、书房中等生活场景中。

这几年,我在传承这块有过不少尝试,我们在东阳几所小学、职业教育中心,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等地开设锡器制作专业课程。在今年5月成都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我们的非遗进校园项目收获了3个一等奖。通过非遗进校园,能够让更多人接触到制锡这个行业,进而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发展。


张伟孝广厦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探索传统技艺在校园中的专业建设站在高校的角度,匠心精神的传承在于对学生的培养,所以我们致力于探索传统技艺在校园中的专业建设。


曾经,我们的传承也遇到过许多困难。2008年,我校成立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2016年更改为雕刻艺术专业),起初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外地,且以调剂生为主。学生对木雕兴趣不强,且毕业后人才流失严重。

好在学校自身的发展推动着专业课程前进。2019年,我校成为浙江省第一所职业本科院校。2020年,我校申报的工艺美术专业,分为木雕技艺、家具工艺、文创设计方向。首批272名本科生中,木雕技艺方向有37名学生,全部是自愿报名。对比早期的调剂生,他们更勤奋,有悟性,有天赋,成绩也更优异,传承得到了较好体现。为此,对于学生吸纳方面,我们以后将更侧重于兴趣主导。

在高校,匠心传承具体还应怎么做?总结起来就是通过课程建设和模范引领,培养学生益求精的精神。

首先,我校开设融入多元课程的专业,并建设部分线上课程。为了加强对木雕文化、工匠精神的研究,近年来,我校多项全国重量级课程立项,并撰写许多专著。对于学生的引领,每学期开学后,我们会开展为期一周的行业认知学习,为其注入专注、耐心的品质,并邀请大师到校讲座,分享经验。


卢跃龙
东阳二中校长
挖掘东阳教育的潜力我从课程的改革出发,从高考的角度,谈一下当今的东阳教育。

以往,传统的高考侧重于知识的考核。尊师重教、勤教苦学,在当时的高考中更能发挥优势。现在的高考,考量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这一方面,东阳教育尚有潜力可挖。如何做?我的建议有三点:

一、政府要加强力度。目前,政府的资源力量主要集中于“有学上”,其实对于现有学校来说,也迫切面临“上好学”的转变。办好一所精品学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理直气壮地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社会地位提高,让教师职业成为更有吸引力的行业。“优秀教师才能教出优秀学生。”如今的教师资源相较以前已经好了许多,但还远远不够。东阳市委市政府提倡的三支队伍(校长、骨干教师、班主任)建设,方向很对。我认为,培养优秀教师,就是要培养教师的匠心精神。热爱、专注、精益求精是对匠心精神的最好注解。热爱,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境界和教学效果。面对浮躁功利的社会,教师们要专注下来,成为研究型老师,做到精益求精。

三、东阳教育应该以更高的视野、更开放的姿态走出去,努力接轨教育现代化。

孙黎明

东阳顺风高中校长从民众需求出发办教育我是办民办学校的,从最初20个学生起步,至今黎明教育集团已拥有两所幼儿园、一所小学、一所初中、3所高中和一所高考补习学校,跨东阳、磐安、丽水龙泉等地。600多名教职工,7000多名学生。


多年来,我坚持的是“社会民众需要什么就办什么教育”的理念,上世纪90年代初,高校的招生规模没有现在这么大,学生的入学率也没有现在这么高,对一些基础较好的高考落榜生来说,读高复是较好选择,因此,我创办了黎明补校;看到顺风高中教职工子女入园、入学困难,我又创办了黎明幼儿园、南山小学。如今,东阳黎明教育已成长为全教育链的全国知名民办教育集团。

在创新教育方面,为解决许多学生读书怕艰苦的情绪,我提出“人不能苦一辈子,但总得苦一阵子”观念,解决学生的“苦乐观”;提出“学生苦学,教师苦教,干部苦抓”口号,鼓励发扬东阳学子的“霉干菜”精神。

吴永旦

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技术高级人才保护和修缮其实同出一辙我出身古玩世家,从小对古玩耳濡目染,16岁学木雕。2005年接触古建筑后,修筑了许多古建筑。我认为,保护和修缮其实同出一辙。


江南的民居,主要存在于明清两代,每个时代的建筑风格都不同,修复起来十分复杂。现在修缮好的古建筑,如巍山的九如堂,原先山水人物、楼台庭阁栩栩如生,由于保护措施不足,盗窃、腐烂等原因导致损坏严重。修复后却和原先截然不同。

作为一个修缮的传承人,要如何延续古意,让历史不要成为一个“画面”,这是目前我们在做的。由于和古人的角度不同,修复手法就不一样。绝大部分我们修复好的东西,其实和古建总有出入。

我们首先要从保护做起。我们都知道,没有人居住的古建筑很容易腐烂,木材和人一样,也有呼吸也有生命力,所以我常说要给古建赋能。古建修复的创新是要求我们适当地创新——物件是老的,但里面的东西是让人能接受的、新兴的,古今结合才能够延续下去。

斯永平

东阳市建筑设计院原副院长让建筑设计更好地融入美丽东阳建设一座城市的风貌应该由三个方面构成:城市本身的山水环境;城市的敞开空间,包括这些广场、公园、道路等,还有就是城市建筑表现形式。


东阳素有“三乡一城”,但在城市建设上缺乏特色。如何让建筑设计更好地融入美丽东阳建设,值得我们深思。

我觉得,东阳要深化城市总体设计,建立城市总体设计和重点区段城市设计层次体系,明确城市总体空间形态和重点发展片区、通道和节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实现东义同城化、东横一体化。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方向及城市用地规模,合理划分各功能片区及发展组团,统筹布局各类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产城融合、功能完善。

在打造建筑特色上,要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建设标准,体现“建筑之乡”特色;追求建筑艺术,强化对建筑体量、高度、立面、色彩等要素的规划引导和控制,积极推动重要公共建筑、节点雕塑出精品,打造城市“名片”。
本文的关键字标签: 黄小明大师   
  • 返回
相关文章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黄小明木雕
联系电话

0579-86766666

0579-86126666

  • 新东阳木雕微信公众号

    新东阳木雕

  • 新东阳木雕微信公众号

    黄小明木雕